利好政策延續!新能源車市未來可期

日前,財政部、工信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

日前,財政部、工信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這意味著,原本于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再次延長一年,明年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依然可以享受政策優惠。



利好政策再延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456.7萬輛,同比增長1.1倍,市場占有率躍升至23.5%,接近完成國務院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目標。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為136.7萬輛,同比增幅僅10.9%。從剛剛突破10%到如今超過1倍正增長,新能源汽車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利好扶持政策,是助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

利好政策延續!新能源車市未來可期

▲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離不開利好政策扶持。吳博峰/攝


自新能源汽車市場化推廣以來,購車國家補貼以及免征購置稅政策始終伴隨。事實證明,這兩項利好扶持政策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4年,正值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彼時,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補貼前成本大多在15萬元以上,有關部門實施一系列補貼政策后,消費者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可享受10萬元以上的現金補貼優惠,購車門檻大幅降低,使更多消費者開始關注并選購新能源汽車。


按照相關規定,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將于今年底退出市場,本次《公告》發布即是對“延續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消息的官宣。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自2014年9月實施以來,分別于2017年和2020年先后進行了兩次延期。此次,已經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第三次延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力度降低的背景下,免征購置稅政策對促進消費市場購買新能源汽車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一年,為市場提供了緩沖期,有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穩定發展。


產品力穩步提升

得益于強有力的政策扶持,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頭頂“政策”光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從長遠來看,發展日漸成熟的新能源汽車仍需要回歸到以產品力贏得消費市場的賽道上。


這一點,已經成為各大車企的共識。


10月10日,工信部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五十九批)(以下簡稱《車型目錄》),覆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共有81款新能源乘用車入圍。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入圍目錄的車型變化可以發現,高品質新能源車型數量相比前幾年明顯增多,體現出我國新能源汽車整體實力水平的積極變化。對于消費者而言,續航能力是新能源汽車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而《車型目錄》中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車型多達19款,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自主品牌車型,這與自主品牌深耕電動化領域有著直接關系。相比之下,合資品牌在新能源市場面臨較大壓力?!敖衲?,各大車企向市場投放的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高于400公里的車型數量大幅增長,如今續航能力在5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屬于市場主流?!彼f道。


除此之外,耗電量表現同樣是影響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的重要因素。


崔東樹介紹,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百公里耗電量水平持續降低,目前純電動車百公里耗電量在13度以內。雖然續航能力高的車型數量提升明顯,但近年來主流車型續航里程車型耗電量保持穩定。


近期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的90后消費者焦邁意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由于汽車企業向電動化領域傾斜,消費者能夠明顯感受到新能源汽車產品實力的提升,消費者也更加信任新能源汽車?!?/span>


市場化腳步邁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量突破1200萬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連續7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首位。


伴隨市場保有量的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備受關注。崔東樹表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距離步入市場化發展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


記者注意到,免征購置稅政策一定程度上采取類似國家補貼“退坡”延期的方式,將更好地帶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助推市場平穩增長。此前,免征購置稅政策分別在2017年和2020年延期三年、兩年。而今年免征購置稅政策宣布延期一年,施行階梯式退坡策略。業內普遍預計,明年將是新能源汽車享受免征購置稅優惠政策的最后一年,取消國家補貼則意味著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再享有額外購車補貼,與傳統燃油車處于同一起跑線展開市場競爭。


可以預見,考慮到新能源汽車市場認可度以及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距離步入市場化發展已近在眼前。





記者/吳博峰

編輯/裴瑩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凡本站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ilpaplots.com/zhinan/3602.html
網站編輯

作者: 網站編輯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0558-3882066

工作時間:08:00-18:00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欧美又粗又硬又大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