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鞋這一品類的國家標準
市場上的老人鞋產品質量魚龍混雜
給老年人買鞋該如何選擇?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組織開展的老人鞋質量抽查及比較試驗等結果顯示,老人鞋產品質量并不能讓人放心。
今年4月,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發布老人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該風險監測委托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進行,采集了流通領域30批次老人鞋。檢測研究發現,有些產品存在安全風險,涉及防滑性能、減震性能、鞋底硬度不符合要求等問題。
11月10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老人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報告,檢測機構采集了46家生產企業的50個批次產品。監測結果顯示,11批次老人鞋在木地板濕態的動摩擦系數小于監測所依據標準系數0.40,49批次老人鞋在陶瓷磚濕態的動摩擦系數小于0.40。
12月6日,遼寧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老年服飾、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情況通報。監測結果表明,12批次老人鞋產品中有5批次不符合標準要求,不符合率高達41.6%,其中主要不符合項目為耐磨性能、微孔材料壓縮變形。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仔細閱讀上述監測報告,發現各地開展風險監測依據的標準不一。
其中,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的老人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其防滑性能監測依據的是QB/T4553—2013《輕型登山鞋》標準要求,減震性能依據的是GB/T24152—2018《籃排球專業運動鞋》標準要求,鞋底硬度則依據的是QB/T2880—2016《兒童皮鞋》標準要求。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重點針對整鞋防滑性能組織開展的老人鞋風險監測,則參考了QB/T4552—2020《拖鞋》行業標準中的外底防滑性能指標進行判定。
遼寧省市場監管局開展的風險監測,主要依據QB/ T2955—2017《休閑鞋》、QB/T4556—2013《雪地靴》等標準,對甲醛含量、外底耐磨性能、外底硬度、耐磨性能、微孔材料壓縮變形等項目進行了風險監測。
據了解,現有的國家標準并沒有對老人鞋產品作出有針對性的要求,老人鞋的生產企業通常按其他品類鞋的標準執行,如QB/T1002—2015《皮鞋》、QB/T 2955—2017《休閑鞋》或GB/T15107—2013《旅游鞋》標準,但這些標準均未涉及整鞋防滑性能。
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 由于無標可依,相關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老人鞋宣稱的性能指標(如高彈緩震、防滑、無須彎腰系鞋帶等)無法監督規范,這給生產企業的質量控制和市場監管層面的質量監督都帶來一定困擾。由于目前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也一度讓老人鞋這一品類引發爭議。
為改變老人鞋產品生產、監測無標可依的局面,2021年8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稱,老人鞋產品的國家標準正式立項,2022年5月,初步形成了標準工作組討論稿。
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日前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透露: 《老人鞋》標準征求意見稿已于2022年9月完成,目前正在征求意見中。據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數據,該標準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23年1月29日。
據了解,《老人鞋》標準征求意見稿規定了老人鞋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項目及結果判定、檢驗規則、包裝、運輸、貯存等方面。其中,依據老人鞋的特點,征求意見稿對老人鞋的通用要求(安全性能、款式設計、標識)、感官質量、物理機械性能(剝離強度、成鞋耐折性能、外底耐磨性能、外底與外中底黏合強度、襯里和內墊耐摩擦色牢度、微孔底壓縮變形性、防滑性能、粘扣帶抗疲勞性能、外底硬度、保暖性能、幫面低溫屈撓性能、減震性能、抗菌性能)進行了規定。
專家提醒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柯巖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臨床發現,老人的足部骨骼會有一些變化特點。比如老年人的前足會出現足弓塌陷變形現象,導致前足變寬,因此老人鞋不宜采用尖頭設計; 同時,老人的縱足弓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所以老人鞋不應完全平底,而是應該在足弓部提供一定的支撐; 老人的足跟部易發生跟腱炎、筋膜炎等問題,足部肌肉也會發生萎縮,因此應穿軟底鞋; 老人的前腳掌中央、小拇指外側和大拇指內側容易出現繭子,因此老人鞋應在這些部位提供一些特殊保護。 此外,防滑是老人鞋的一大賣點。不過有些老年人因年紀大腿部力量弱,邁步時可能會出現腳在地面拖行的狀態,這時,如果鞋的摩擦力過大,可能會因前掌滑動受阻而被絆倒,因此老人鞋也不應過于追求防滑性能。
如何選購老人鞋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記者/桑雪騏
編輯/裴瑩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