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各種
發酵乳、酸乳、風味發酵乳、乳飲料
名稱讓人眼花繚亂
配料表上的生牛乳、復原乳等
也讓很多消費者看不懂
該如何挑選酸奶呢
近日
山東省青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青島)有限公司
聯合發布
52款酸奶配料表評測結果
價格從1.12元/100克至21.81元/100克不等; 4款為發酵乳或酸乳(俗稱純酸奶),48款為風味發酵乳或風味酸乳; 國內品牌42款,國外品牌10款。
酸奶 發酵乳大類的一種俗稱,根據國家標準GB19302—2010,酸奶分為兩大類: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兩者的區別在于是否添加生乳(或乳粉)和發酵菌種之外的其他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 ? 發酵乳 即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殺菌、發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產品。如果菌種僅接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則是酸乳,即我們日常所說的純酸奶。 ? 風味發酵乳 即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經殺菌、發酵后pH值降低,發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果蔬、谷物等制成的產品。如果菌種僅接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則屬于風味酸乳。 達不到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比例的產品不是酸奶,它們大多數屬于飲料,比如含乳飲料(又稱乳(奶)飲料、乳(奶)飲品)、乳味飲料等。 ? 復原乳酸奶,通俗來講,就是乳粉加水配制成奶液后再接種菌種發酵生產的產品。 ? 生牛(羊)乳 直接發酵的產品相對于復原乳產品來說,在營養性上保持更完整,復原乳的乳粉原料經熱處理后,活性成分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失。
資料圖片
酸奶中的“0添加”一般指零添加某“食品添加劑”“蔗糖”。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消費者對“0添加”食品更健康、更營養的認知產生的營銷概念。
為了改善產品的風味、口感、品質,風味酸乳使用食品添加劑和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配料比較普遍。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增稠劑或乳化劑(果膠、羥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乙?;矸哿姿狨?、結冷膠、明膠、黃原膠等)、甜味劑(三氯蔗糖、安賽蜜、甜菊糖苷、赤蘚糖醇),少數也有加入酸度調節劑(檸檬酸或檸檬酸鈉)的情況;有時會隨果醬或果汁等原料引入著色劑(焦糖色、β-胡蘿卜素、胭脂蟲紅)等。
本次評測中的38款風味發酵乳或多或少都加入了食品添加劑。
記者了解到,食品添加劑的問題上,不能離開劑量談毒性,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經過了國家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在標準范圍內使用不會危害消費者健康。一些天然原料的食品添加劑,比如果膠、明膠、甜菊糖苷等危害更小。 ? 苯丙氨酸尿癥患者不能食用含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的產品; 赤蘚糖醇攝入過量可能會引起腹瀉; 安賽蜜,按照FAO/WHO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的評估,其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0—15mg/kg。因為安賽蜜中有一種含氯有機化合物,如果長期、大量攝入安賽蜜,可能加重肝臟以及腎臟負擔。 ? 無糖與減糖的概念不同。因為有乳糖的存在,酸奶基本做不到無糖,所以通常是宣傳“無蔗糖”,即不添加蔗糖也不含有蔗糖。 另外,一些產品在原有產品基礎升級后可以實現“減蔗糖”50%,比如“減蔗糖50%風味發酵乳”,其減糖后的蔗糖添加量為4%。
常溫酸奶經過巴氏殺菌熱處理,菌種都已經滅活;而一些低溫酸奶沒有經過滅菌處理還有菌種的活力。
本次評測樣品中,41款低溫酸奶中,30款標示了菌種含量介于108 CFU/100g至2×1010CFU/100g。
根據標準要求,未經熱處理酸奶產品乳酸菌含量應至少達到108 CFU/100g。益生菌系指活的微生物,當攝取足夠數量時對宿主健康有益??茖W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調節人體腸道菌群平衡、潤腸通便及改善腹瀉等作用,但因為菌株和人群的特異性,有效劑量有差異性,并非添加量越高越好。而且多種菌株復配使用的情況下,也要考慮菌株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互相的競爭、拮抗作用以及食品加工方式、貯存和運輸方式等對益生菌活性的影響。
-消費提示-
一看產品名稱或產品類型,名稱里帶“飲料”的不是酸奶。 二看配料表,配料表中第一位生牛(羊)乳添加量≥80%的是酸奶,而復原乳酸奶會有顯著的“復原乳”字樣,其余大多是含乳飲料、乳味飲料。 三看蛋白質含量,每百克含量≥2.3克才是酸奶,其余是含乳飲料。 兒童盡量選擇簡單配方的原味酸乳或發酵乳。3歲以內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好,容易腹瀉,應謹慎食用; 中老年人盡量避開添加白砂糖、淀粉、果葡糖漿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較高的產品; 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的人群可以選擇高蛋白質、低脂肪含量的產品; 腸胃不好的人不宜喝酸奶,酸奶中的乳酸會刺激胃腸。 消化靠的是消化酶和規律的胃腸蠕動,酸奶無法提供消化酶,也影響不了胃腸運動。有的酸奶中添加了膳食纖維,比如低聚果糖、聚葡萄糖等,則有助于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 有的酸奶宣傳可以減肥,但某些風味酸奶含糖量每百克高達10g以上,反而容易增胖。 本次參與評測的10款進口酸奶均價13.63元/100克(毫升),國產酸奶42款產品均價4.36元/100克(毫升)。 對比兩者的配料表后發現,兩者并沒有明顯差異。進口酸奶價格高,是因為存在品牌溢價以及進口通關的關稅及審批、匯率等成本增加的因素。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記者/尹訓銀
編輯/裴瑩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